

業務咨詢電話
137-1212-6606 成先生
139-2925-0291 李先生
時間:2019年03月21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說起智慧工廠,這個聽起來很虛、難以落地的詞語,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在企業間迅速普及,很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轉型,中小型企業也在不斷學習相關知識,為后續升級進行儲備。但它又有一種距離感,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智慧工廠到底是什么,它僅僅是個口號嗎?又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有數據顯示,2017年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為5700億元,年均增長18%,預計在2025年全球產業互聯網每年產值預計達到11.1萬億美金。其中,中小型企業將成為主要推動點。智能制造與智慧工廠兩者密不可分,不過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由于中國起步較晚,在智能制造領域與先進國家有著很大差距。
前段時間,日本發那科公司(FANUC)專務稻葉清典于“智能制造未來發展高峰論壇”中,詳細介紹了發那科在智能機器人以及智能制造領域的努力。他認為,想要做到智慧工廠,首先機器人要足夠智能,目前工業機器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智能機器人應具備視覺、觸覺、思考三個特點。另外智能機器人是個體,將他們連在一起,需要企業在軟件研發方面有足夠強的實力,單一企業很難做到,想做好智慧工廠,企業聯手必不可少。即使在機器人應用異常發達的日本,不少企業亦是采用合作的方式探索智慧工廠的發展模式。
智慧工廠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企業進行智慧工廠升級,第一個問題便是,它能給企業帶來怎樣的變化(效益),能節能降本多少。關于這個問題,能帶來哪些效益很難用一個數字量化,因為每家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目的不同,有的是想擴充產能、有的是想提高生產效率、管理水平,還有很多其他的,由此企業的改造內容和方向也不盡相同。這也是對企業自身的一個考驗,對所處行業、所處階段有清晰認識,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效率提升,包括生產效率、監管效率、倉儲效率以及整個生產流程均有提升,它會在DNA層面改變一家企業。
不同企業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基礎不同、建設需求和目的不同,都會造成升級成本有所差異,目前來看,用移動機器人構建智慧廠內物流系統,投資回報期基本都會控制在3年內。當然,隨著產業的成熟,這類新方案的回本周期會進一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