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咨詢電話
137-1212-6606 成先生
139-2925-0291 李先生
時間:2020年04月07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目前,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創新融合日益加快,產生的巨大效果和化學反應,不斷推進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營銷服務模式,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轉折點。汽車、工業、消費品等等加快融入互聯網,眾包眾設研發模式、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創新應用模式不斷涌現出來。
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研討會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毋庸置疑,智能化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在制造過程的每個環節幾乎都廣泛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專家系統技術可以用于工程設計,工藝過程設計,生產調度,故障診斷等等方面。也可以將神經網絡和模糊控制技術等先進的計算機智能方法應用于產品配方,生產調度等,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
而人工智能技術尤其適合于解決特別復雜和不確定的問題。但同樣顯然的是,要在企業制造的全過程中全部實現智能化,如果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至少也是在不久的將來。有人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下個世紀會實現智能自動化嗎?而如果只是在企業的某個局部環節實現智能化,而又無法保證全局的優化,則這種智能化的意義是有限的。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更是新常態下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而推進智能制造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這需要一個不斷探索、試錯的過程,難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
智能制造和傳統的制造相比,具有更多的特點和優勢。第一,自律能力。就是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本身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的自身行為動作的能力,具有這一能力的設備被叫做“智能機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獨立性,自主性和自己的特性。第二,人際一體化。基于工人智能的機器只能進行簡單的機械式的判斷,只有人類才真正具備頓悟思維,人機一體化突出了人在制造系統中的核心地位,與機器智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第三,學習能力和自我維護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地自主學習,充實知識庫,與此同時,在運作過程中,如果發生故障,能夠自行排出,自行維護。能夠自我優化和適應各種復雜和惡劣的環境。
更多最新、最前沿的智能制造資訊,可以隨時關注本站或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