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咨詢電話
137-1212-6606 成先生
139-2925-0291 李先生
時間:2019年09月18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如果將工廠簡化成一個兩端開口的箱子,制造商在入口端投入原料、能源和生產資源,就能在出口端收獲相應的產品。然而,在大多數制造商眼里,這個箱子卻是黑色的--工廠管理者能夠清楚的核算箱子之外的投入和產出,但是箱子里具體發生了什么,比如生產進行的如何?怎樣組織生產最優?為什么訂單沒有按時完成……往往不太清楚。
工廠里90%的問題都是因為信息不透明所致。首先,有用信息被掩蓋,管理層無法洞悉生產過程,也就無法對正確決策形成輔助,謂之“看不見”;第二,管理決策流程不合理,導致管理層很難把真正的戰略意圖落實下去,謂之“夠不著”;最后,問題追溯不及時,導致企業無法及時止損,謂之“來不及”。這導致企業生產效率難以提高,產品質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
為了降本增效,近年來世界范圍內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的熱潮,轉型升級成為制造企業時刻掛在嘴邊的熱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智能制造戰略,但本質都是為了提高本國制造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換言之,無論是“工業4.0”還是“工業互聯網”,無論概念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最終都要落實到產品的交期、質量,工廠的成本、效率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上面。
如何實現智能制造?就是要回歸制造的本質,打開工廠的“黑箱”,讓生產制造的過程變得透明可視。唯有正確的數據信息,才能讓管理洞悉纖毫;唯有合理的決策流程,才能讓執行有的放矢;唯有及時的干預,才能讓問題防患未然。
更多最新、最前沿的智能制造資訊,可以隨時關注本站或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