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咨詢電話
137-1212-6606 成先生
139-2925-0291 李先生
時間:2019年05月27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從互聯網邁入物聯網,數字技術打通了物理、數字兩個世界,也奠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2015年,全球約有48.8億的物聯網設備,而據Gartner預測,至2020年,物聯網設備將達250.1億,每天約有500萬臺設備彼此聯結、接入互聯網或兩者兼備。根據IDC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和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之一。到2020年,超過25%的制造企業表示收入將有超過50%來自數字化。
目前,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產品、設備、整條生產線和工廠基礎設施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已經成為可能。領先企業正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實現生產乃至整條供應鏈的數字化。這些技術包括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端至端的實時規劃和互聯、制造執行系統(MES)、自控系統、協作機器人、數字孿生或增強現實等。憑借這些技術,企業運營效率得以提升,從而能夠批量生產高度定制化的產品。然而,企業要實現智慧工廠,還需要與供應鏈生態系統和用戶進行實時互聯,以及通過預測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手段,做出更智能的決策。
數據是數字化工廠的核心,數據分析和系統互聯整合成為關鍵。通過傳感器,未來的數字化工廠能夠產生海量的數據。隨著數據整合和內存方面的技術能力不斷完善,數字化工廠與供應鏈生態體系的實時整合成為可能。許多企業都已經采用了聯網技術,通過MES等技術,以傳感器讀取頻設識別芯片上的數據并傳輸到數據平臺,將零部件、機器、生產管理、運輸車輛、工人甚至產品相互連接。
在未來,數字化工廠將能夠在客戶需求不足的生產期間規劃各類維護和停工檢修安排,實現利潤率的最優化;實現工廠和整個企業生態體系內部的全面互聯,以及對信息的智能化使用,將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選項。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是數字化工廠的推動力,智慧工廠企業已經采用了智能化算法來做出更合理的運營決策。
更多最新、最前沿的智能制造新聞,可以隨時關注本站或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